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孩子们成长中的重要问题,孩子的心理教育十分重要。一般孩子在三至七岁时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所以爸爸妈妈们要把握好这一时机,对孩子实施良好心态的教育。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心理素质的相关内容。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心理素质
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如单独活动,同生人谈话,与小朋友来往,自己完成作业等。即使有一定困难也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因为只有孩子经常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事情他才能体验克服困难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并变得坚强起来。
相信和尊重孩子,要孩子在幼儿园中担负一定责任。如老师可以委托孩子负责监督活动室内的*,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要求能力和坚持力,心理学也认为让孩子担任一定角色可以使孩子的性格像这个角色靠拢.
一个幼儿个人*不好,当让他来检查其它小朋友的*后,他自己的*明显好转并且在其它方面如自尊心,责任心,协调性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这个例子说明孩子的性格受老师及家长期望影响很大,所以日常生活中老师及家长应把孩子当作坚强的孩子来培养。
保持及增进身体健康。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心情不好,必然怕这怕那,对人对事积极不起来,性格也就很难坚强起来。相反,孩子的身体体质好,有信心,有勇气就容易培养自信坚强的性格。
发展良好的品德和智力。良好的品德受人喜爱和尊重,知识和智慧使人有信心,人的各种心理品质是相互影响的,培养各种积极的良好品德,都能有效地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心理素质
克服自负心理。自负是指孩子过高地估计和评价自己的表现。例如班上有个别幼儿,因自己的某方面比较“能干”而常常受老师表扬,就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不愿意与他人一起玩。
对此家长可以通过故事《谁的本领大》、《不骄傲的孩子》等进行教育疏导,指导幼儿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帮助幼儿理解:人各有各的本领,只有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才能使各人的本领得到*地发挥。
并教育幼儿“不管自己在哪方面做得比别人好,还是生活条件比别人优越,都不能瞧不起别人,不可以骄傲自满”。逐步让孩子们懂得“虚心使人进步”的道理。
战胜自卑心理。自卑的幼儿总是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家长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要引导孩子重新看待和估计自己,帮助他们把自己比同龄人做得更好的事找出来,做出合理客观的评价。
引导孩子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而要不断使自己“扬长避短”。同时家长应提供给孩子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安排一些适合他们特点、爱好和能力的活动,让他们把事情做好,从而提高自信心。针对孩子的弱点,要指导其主动求得别人的帮助,不可因害怕自己不如别人而自我封闭。
怎样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培养孩子竞争能力
平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家长需从小对孩子进行平等竞争意识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赶超精神和自强不息意识,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态看成败,胜不骄、败不馁。这就要求家长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各种竞争,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的心态,让这会争取机会去表现自己的能力。
培养孩子社交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最基本的方式。未来社会的许多工作都需要人们通过协作去完成,这就必须让儿童从小就学会与他人交往、协作。家长可引导孩子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处理交往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让孩子在不断的协调、适应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地相处与协作。
培养孩子自我价值
首先,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孩子获得他们可能掌握的能力。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要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我们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孩子经过努力便能达到的。另外,应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设计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让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动,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办代替,那会让孩子永远感受不到成功的体验。
我们怎样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精神饥饿感”更易在中小学阶段形成。美国*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通过研究儿童阅读时的大脑变化发现,儿童阅读是左右大脑两个区域都一起运行的,而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语言的能力开始退化,我们成年人在阅读时,往往是只有一个大脑半球在工作。
事实上,孩子长大以后,是用在14岁以前所阅读的东西、所体验的东西、所经历的东西、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基本价值观,用感恩、慈善、友爱等这些最伟大的观念和知识在建设。“所以,孩子早期的经验对成长非常重要。
当他们成人以后,他们是用孩提时代所获得的东西为根基,继续去构建内心的成人*。”朱永新说。阅读与学业从来就是不矛盾的。一位当了小学生家长的妈妈发现,再美好的计划都跨不过上学这道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