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这个职业是比较受欢迎的职业,会计有很多个小种类,今天要说的是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核算 ,对于这个职业不是很了解的可以看一下保险公司的会计核算与企业核算的区别|?,寿险业务财务分析小结之 财务核算??。
1.保险公司的会计核算与企业核算的区别|?1 保险业务按险种进行分类核算 2 按会计年度结算损益和按业务年度结算损益两种方法,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当期的损益 保险业财务名词:再保险业务收入、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长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保障基金、总准备金、存入(存出)分保准备金 保险企业会计的特点: 一 ”未了责任准备金”的提存。保险公司保单的有效期与会计年度往往不一致。保险公司对于会计年度末尚未到期的保单应承担的责任称为未了责任或未到期责任。由于保费收入是在保单时入账的,而保险责任要延续到保险期终,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为了正确计算各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要把不属于当年收益的保费以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形式,从当年收益中提出,作为下的年收入。同理,应将上年度提存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协作本年收入。这种未了责任准备金的提存是保险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特点。二 保险利润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保险利润的计算与一般企业不同。一般企业的利润是以当年收入减当年支出或费用后的余额,而计算保险公司的利润应以当年收减当年支出后,再调整年度的计算。第二,保险企业年度之间的利润可比性较差。一般企业只要*上没有大的变化,各年的利润就会保持相对稳定。而在保险公司,由于保险费是按“概率论”和“大数法则”计处的各年灾害损失的平均数收取的,而赔款支出是按当年的实际损失支付的,而灾害事故的发生率各年很不平衡,从而使保费收入与赔款支出在年度间相很大。因此保险公司各年的保险利润只有相对的可比性。三 年终决算时保险业核算的重点在于估算负债。而一般企业(如工商企业)的重点在于核算资产,特别是各种可实地盘存的资产,需要核实其实存数。而保险公司年终决算的重点是正确估算负债。这是因为保险公司的资产大部分是以货币资金形态存在,年末无须核定;另有一部分投资,由于其投资收益在年终时已基本确定,因而不必作为决算时的重点。保险公司的负债主要是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等。其中未决赔款的估算比较困难,特别是涉及到责任范围、损害程度的比例存在争议或*由法庭判决等情况时,往往要经过时间,因此负债数额的估算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寿险业务财务分析小结之 财务核算会计核算体系是财务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准确的会计计量、丰富的数据维度、严谨的业财核对,都对财务分析起到很好的支撑。如果重要数据维度缺失、计量有偏差,并且核算方面拒绝改进,那财务分析只能另外取数据了,而数据口径不同,又会不好理解、引起歧义。熟悉核算体系,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基础。1、保费收入的确认。国际会计准则17号对保险收入的确认提出新的要求,理财性质的部分要从保险合同中摘出来。年初国内也发布了新的保险合同准则征求意见稿。会计准则的相关性、可靠性是一对矛盾。现有准则的准确性好一些,新准则的相关性好一些,未来寿险公司的利润表在理论上更具参考价值。现行准则对保险收入的确认,比较宽松。保险合同基本都具有保险风险,只是多少的问题。1)像是理财型的简单*险,保障能力弱,主要列入储金,很小金额的风险保费列入保费收入。2)如果保险风险和其他风险可以分拆、并且能够单独计量的,那就分别确认保费收入、保户储金及投资款负债。3)保险风险与其他风险不过不能分拆,或者不能单独计量,全额确认为保险合同确认为保险合同的寿险业务,相关的利润表表科目就是已赚保费、退保金、赔付支出、佣金及手续费、提取寿险/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如果列入储金,相关利润表科目就是其他业务收入(首期扣费、账户管理费等)、其他业务成本(手续费、利息计提等)。虽然在保险产品分类上,都属于寿险或长期健康险产品,但是在会计处理上,却分成了两类,确认为保险合同的,以准备金为核心做会计处理,涉及大量的精算内容;确认为储金的部分,和银行的报表更为相似。即使储金部分不涉及保险风险,而且以后保险姓保为方向,那就围绕保险合同展开吧。2、寿险合同准备金寿险合同准备金分为三个部分:合理估计的负债,即未来净现金流现值的无偏估计,包含了保单未来的各项费用、退保、保单红利、保险事故给付等的净现值;风险边际:在无偏估计的基础上,考虑现金流再金额和时间上存在的不确定性;剩余边际:收到的保费,在扣除获取费用、合理估计的负债、风险边际之后的剩余的部分,类似于毛利。如果没有剩余,就不需确认。对剩余边际举例说明如下表。保险合同收入首次确认,不会产生利润,有剩余边际放在存续期间摊销,如果有亏损,是需要立即确认的,如情景A。如果当期获取费用低于(高于)预期情景,节省(超支)的部分,是不是要增加(减少)剩余边际,并且在存续期内体现呢?如果当期费用结余了,如情景B,也不在确认时体现利润,是一种谨慎的做法。如果费用超支呢,那超支部分的体现也递延了,当然,这是在还有剩余边际的情况下。财务分析和预算是紧密结合的,预算的可用费用与产品设计又是紧密关联的,费用超预算是个天大的事情。熟悉保险公司的人都知道“三差”,即费差、利差、死差。利差的情况取决于投资收益,死差的获得要按假设是否足够审慎已经实际出险情况,后两者都需要未来验证而且很难把握,费差却主要看当前。费差是日常经营的重点,如果获取过程就出问题,那*步棋就输了。如果出现情景C,当期利润是不怎么受影响的,毕竟新业务剩余边际再分摊到本年/本月的非常有限。情况C确实预算与分析关注的重点。3、准备金的会计估计变更下边是一则*平安2023年会计估计变更的报告,主要受评估利率波动的影响,减少2023年净利润亿元。2023年*平安寿险即健康险业务净利润361亿元,也就是说这一项会计估计变更令其利润腰斩。评估利率波动对利润的影响如此巨大,我想主要是因为:1)评估的对象期末准备金负债余额,期末寿险即长期健康险业务保险合同准备金余额万亿,基数大,影响自然也大。2)远期利率波动较大。平安寿险以长期业务为主,赔付等大额支出现金流出自然在N年以后,远期利率波动大,影响也大。3)贴现的原因。同样是利率从%下降到%,5年期的贴现率由变为,影响;20年期的贴现率由变为,影响。同样在2023年,以中短期产品为主的公司,受到的影响反而要小一些。4、17号准则//待补充新的保险合同准则确实很复杂,简单备注几点吧:1)必须分拆出投资部分现行准则也要求分拆,但是如果不能分拆,或者不能单独计量,仍然可以全部归入保险合同确认收入的。新的准则就要求必须分拆了,之前在银行渠道大卖理财型分红险、年金的保险公司的财报必然要变脸。*500强(da)排名只看营收,同属于金融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净收入等,利息净收入是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手续费净收入是手续费收入减去手续费支出,这个口径的营业收入已经类似于毛利的概念了。不同行业的财报营收没有可比性。2)三种计量模型三种计量模型:一般模型、保费分配法、可变收入法。保费分配法适用于短险,可变收入法适用分红险,其他就适用一般模型了。新保险合同准则了解太少,摘抄一份表格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