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想知道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方法吗?现在,恒企小编给大家整理注册报考信息。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执业环境是注册会计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只有有了良好的执业环境,注册会计师才能在执业时坚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从而使审计质量得以保证。从最近几年发生的审计案例看,不少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受到被审计单位甚至是某些**的压力而不得不违规、违心地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使自己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新《会计法》的颁布实施,使单位负责人成为承担会计责任的主体,再加上其他相关规定,加大了遏制会计造假的力度,从而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创造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条件。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事前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为保证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应对客户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审计计划,使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主要包括客户和客户管理者两个方面。客户方面主要有经营环境因素分析,组织结构因素分析;管理者方面主要有管理者品行、能力分析和管理者变更情况分析等。通过分析,深入了解客户基本情况,掌握是否接受或保持客户委托,把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
强化审计的质量控制
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事务所应定期举行政策法规特别是新税制、新财会制度以及新近出台的经济法规的学习讨论,制定事务所人员遵循的道德标准和考核、奖惩的办法,以规范和约束CPA的行为、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的再教育,并定期进行考核和研讨。对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规范进行岗位培训等。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方法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使我国目前有关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更完善,以保护注册会计师的权益。协调《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等法律规定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不同规定,尽量使之趋同。建立一套统一的处罚机制,形成口径一致的处罚尺度。确定“重大过失”、“故意”等认定标准。要在强化法制环境的同时,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如目前未对被出具保留意见、拒绝发表意见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做出任何处理,这是不利于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应尽快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并加强对于会计作假的打击力度。
2.深入了解被审单位的经营状况,掌握审计风险的可能程度
国内外的审计实践经验一再表明,在许多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之所以对某些重大错误未能加以识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了解被审单位的业务活动情况。会计是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不熟悉该单位的经济业务和生产经营实务,就很难真正了解会计资料中所反映的真实内容,也有可能发现不了某些错弊现象。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注册会计师对于新客户的接受必须有所选择,对于现有客户的持续,也必须定期评估。
3.增强注册会计师执业独立性
在我国要增强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应分离审计与非审计服务。当非审计服务的收入对事务所的决策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时,事务所就必须将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的机构分开设置。
4.加大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力度
风险导向审计全面、动态的考虑风险因素,是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手段。针对目前我国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情况,应加大其应用力度。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几种风险
1、审计失职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时没有完全遵守审计准则,导致审计结论与事实偏离的很大风险。它是可以完全避免的风险,但也不容忽视,许多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就因这种风险而受到了损失。审计失职风险覆盖的范围,会随着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加重而全面扩大。
2、审计职业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严格遵守审计准则,但仍不可避免审计结论与事实发生很大偏离的风险。审计过程中贯穿着审计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审计人员不仅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进行再判断,还要判断使用什么样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更有效果。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受其对审计和会计准则的工作经验、掌握程度、职业道德以及对特殊情况的认识能力的影响,很难用客观的标准去规范化。这种判断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对将来要发生的未来状况进行的判断,必然存在着很大风险。另外,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对象相互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也会增加审计结论中的风险。信息不对称现象和职业判断的运用的存在,使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风险不可能完全消除。